(相關資料圖)
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
6月12日,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獲悉,該院生殖醫學中心靳鐳、朱麗霞教授團隊,首次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(SLE)患者卵子質量和胚胎發育情況,及女性卵巢儲備和輔助生殖助孕結局,進行系統全面的回顧性總結和研究。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《免疫前沿》發表。
靳鐳介紹,SLE是一類特殊的風濕免疫性疾病,其發病機制和雌性激素有關系,因此育齡期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。
通常來說,環磷酰胺等部分治療SLE的藥物會損害女性卵巢儲備,甚至可能出現卵巢衰竭,導致這類患者即使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助孕,生育仍困難重重。對于未使用過這類藥物的患者,SLE疾病本身是否會影響她們的生育力,依然存在很多爭議。
以往,科研人員更多在關注SLE女性卵巢儲備情況、卵巢功能等,而對她們的卵子質量和胚胎發育情況如何,目前還無法說清楚。
當前,越來越多的SLE患者希望通過輔助生殖技術來生育。對此,朱麗霞介紹,她所在團隊對同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近10年的SLE患者助孕數據進行回顧性總結,試圖明確SLE患者的卵子質量和胚胎發育是否受到SLE影響。
“通過對每例SLE患者進行1:3的特殊匹配,盡可能排除各類干擾因素,對比SLE患者和正常患者包括基線情況、卵巢儲備、卵子質量和胚胎發育情況以及最后的臨床妊娠的結局,發現這類患者確實存在更差的卵子和胚胎質量。”朱麗霞說,研究團隊進一步追蹤每位患者的臨床妊娠結局,發現SLE患者即使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助孕,其妊娠結局依然不容樂觀。
朱麗霞表示,上述研究證明,SLE患者的卵母細胞和胚胎發育結果較差,因此降低了女性生育能力,并導致患者妊娠之路更困難。
(同濟醫院供圖)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