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觀點網訊:4月23日消息,證監會和發改委近日發布聯合公告,明確了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劃轉過渡期工作安排。為確保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劃轉工作的有序銜接和平穩過渡,設置公告發布之日起6個月時間為過渡期。過渡期結束前,證監會將及時向市場公告企業債券管理的整體工作安排。
公告明確,過渡期內企業債券受理審核、發行承銷、登記托管等安排保持不變。證監會指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受理工作,中央結算公司、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負責審核工作。對于已受理未注冊的企業債券申請,繼續由中央結算公司、交易商協會推進相關工作。
觀點新媒體獲悉,目前,這項工作已作出如下具體安排:證監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溝通協商后,先設置過渡期,盡快啟動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劃轉,讓企業債券運轉起來,穩定市場預期;過渡期內,證監會堅持“穩字當頭、最小化變動”原則,繼續保持“三不變”,穩妥做好“兩調整”,確保劃轉工作有序銜接。
“三不變”即保持審核機構不變,審核標準不變,托管交易市場不變。過渡期內,證監會繼續指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受理工作,指定中央結算、中國銀行(3.580,-0.02,-0.56%)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負責審核工作。同時,公開發行企業債券的發行條件、信息披露及申報文件格式內容、報送方式等事項,按照現有企業債券相關規定執行。此外,企業債券仍在中央結算、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托管,在銀行間債券市場、交易所債券市場掛牌交易。
“兩調整”指,一是企業債券注冊機構調整為證監會,由審核機構統一報證監會履行注冊程序;二是,企業債券的監管和風險防控職責,由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、證券交易所、登記結算機構、中國證券業協會等依法履行。證監會將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,履行好監管主責主業,維護債券市場穩定運行。
同時,證監會還將抓緊修訂完善企業債券制度規則體系,為依法履行職責提供制度保障。據業內人士透露,資本市場改革需遵循市場化、法治化的要求,企業債發行審核職責劃轉后,監管部門將面臨大量制度規則層面的建設。
數據顯示,目前存量企業債券共2900余只,存量規模約3.98萬億元(含鐵道債1.88萬億元)。企業債券發行注冊制實施以來,形成了“1家受理、2家審核、集中注冊”的管理體制,即中央結算負責統一受理,中央結算、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分別負責審核,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公告發布前負責注冊。
關鍵詞: